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亚洲皮划艇锦标赛上,中国皮划艇队以三金两银一铜的优异成绩收官,展现了强大的竞技实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本次比赛于泰国清迈举行,吸引了来自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参赛,中国队在传统优势项目静水皮划艇中稳扎稳打,同时在激流回旋项目上实现突破,新生代运动员的出色表现成为赛事最大亮点。
在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决赛中,28岁的奥运银牌得主刘浩以3分48秒22的成绩夺冠,领先第二名日本选手超过2秒,赛后刘浩表示:“赛道风速较大,但前期节奏控制得当,后半程发力是取胜关键。”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参加国际大赛的19岁小将王睿在女子500米双人皮艇项目中与搭档李佳琪配合默契,以0.3秒优势险胜韩国组合,为中国队再添一金,教练组评价称:“年轻队员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执行力超出预期。”
女子团体同样表现不俗,由东京奥运会冠军孙梦雅领衔的混合双人划艇队在预赛中以小组第一晋级,决赛中虽遭遇哈萨克斯坦队的强力挑战,但凭借最后50米的冲刺逆转夺冠,孙梦雅在采访中强调:“团队在冬训中加强了启航训练,今天的胜利证明努力没有白费。”
相较于静水项目的传统优势,中国队在激流回旋赛场的进步更令人振奋,男子单人皮艇项目中,22岁的云南选手杨帆以94.35秒的零罚分成绩摘银,创下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亚锦赛上的最佳战绩,杨帆的技术教练透露:“他过去两年专攻弯道控艇能力,这次在4号门和7号门的高难度绕标中表现完美。”女子单人划艇选手周小雨在决赛中顶住压力,以0.8秒之差获得铜牌,实现了中国队在该小项奖牌“零的突破”。
本届亚锦赛被视为巴黎奥运会前的重要练兵,从对手表现来看,日本队在男子皮艇项目中展现出强劲爆发力,而乌兹别克斯坦选手在短距离赛的起航速度优势明显,中国队总教练张磊分析称:“亚洲整体水平提升很快,我们必须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细化技术短板。”据悉,队伍回国后将立即投入高原训练,重点提升无氧耐力与抗干扰能力。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技术代表马库斯·莱因哈特评价道:“中国队的战术执行力和器材研发水平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年轻选手的成长速度令人印象深刻。”赛事期间,中国代表团还与泰国、伊朗等队开展了训练交流,双方就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达成合作意向。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科技助力的成果,中国皮划艇队此次配备了新型智能桨频监测系统,可实时反馈运动员划桨力度与角度,器材主管李明介绍:“决赛前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韩国选手在中间段落桨频下降,据此调整了战术。”队内首次启用的“虚拟现实模拟器”帮助运动员在赛前熟悉赛道水流,这一创新举措获得国际同行高度关注。
后勤保障同样功不可没,针对清迈的高温高湿环境,营养团队为队员定制了电解质补充方案,并首次尝试冷疗恢复设备,队医陈志远表示:“预防热射病是首要任务,所有运动员的体温数据都实现了云端监控。”
随着亚锦赛的结束,中国皮划艇队已启程返京,接下来将全力备战9月的世界杯分站赛,本次赛事积累的经验与信心,无疑为巴黎奥运周期的冲刺注入了强心剂,正如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瑞林所言:“我们既要守住优势项目,也要在薄弱环节实现‘抢分’,每一块奖牌都是迈向更高舞台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