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进行的英超联赛第25轮焦点战中,曼城主场迎战利物浦的比赛以2-2的比分收场,但赛后讨论的焦点并非进球功臣的精彩表现,而是裁判的多次争议判罚,尤其是VAR(视频助理裁判)的介入时机和判罚标准,再度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比赛第63分钟,曼城前锋哈兰德在禁区内被利物浦后卫范戴克从身后撞倒,主裁判迈克尔·奥利弗未予理会,VAR也未建议回看,这一判罚立即引发曼城球员和教练组的强烈抗议,场边瓜迪奥拉愤怒挥拳,甚至因抗议过激吃到黄牌。
争议并未结束,第78分钟,利物浦快速反击,萨拉赫接直塞突入禁区推射破门,但边裁举旗示意越位,VAR介入后,判定萨拉赫肩膀超出最后一名防守球员“毫米级越位”,进球无效,这一判罚让利物浦球迷彻底爆发,社交媒体上#VAR耻辱#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赛后,英超裁判委员会解释称,哈兰德的倒地“接触不足构成点球”,而萨拉赫的越位判罚“符合现行规则”,但这一说法未能平息争议。
前英超裁判马克·克拉滕伯格在专栏中批评:“VAR的存在是为了纠正明显错误,而不是用显微镜去找越位,今天的判罚让比赛失去了流畅性,球迷的不满完全可以理解。”
而另一边,VAR支持者则认为,技术本身无错,关键在于使用方式,知名足球评论员詹俊表示:“如果裁判现场能更果断,VAR只用于重大误判,争议会少很多。”
比赛结束后,愤怒的利物浦球迷在球场外高呼“裁判受贿!”并试图围堵裁判组离场的大巴,警方不得不增派防暴警察维持秩序,曼城球迷则嘲讽利物浦“输不起”,双方球迷甚至在社交媒体展开骂战。
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在发布会上罕见暴怒:“我们又被抢劫了!VAR应该是让比赛更公平,但现在它成了笑话。”而瓜迪奥拉则讽刺道:“或许下次该让AI当裁判,至少它不会‘选择性失明’。”
这并非VAR第一次引发巨大争议,上个月,意甲尤文图斯对阵AC米兰的比赛中,一个体毛级越位进球被吹,导致尤文球迷集体退场抗议。德甲多特蒙德更因VAR误判向联赛官方提交正式投诉。
国际足联(FIFA)曾强调,VAR的初衷是减少误判,但数据显示,自2016年启用以来,争议判罚数量不降反升,球迷普遍认为,VAR让裁判更依赖技术,反而削弱了自身权威。
面对愈演愈烈的争议,英超联盟已考虑修改VAR规则,包括:
这些提案仍需通过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批准,短期内难有改变。
VAR本应是足球进步的象征,但当“规则公平”与“观赛体验”冲突时,它反而成了撕裂球迷的导火索,或许正如温格所言:“足球需要科技,但绝不能失去灵魂。”如何在精确判罚与比赛流畅性间找到平衡,将是未来十年足球界最大的挑战。
(全文共1187字)
注:本文可根据实际比赛替换球队、球员等细节,争议框架适用于多场焦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