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昨晚进行的英超联赛第28轮焦点战中,曼城主场迎战利物浦的比赛以2-2的比分收场,但赛后舆论的焦点并非进球功臣的精彩表现,而是VAR(视频助理裁判)的一次关键判罚,再次引发巨大争议,比赛第78分钟,利物浦前锋萨拉赫在禁区内被曼城后卫鲁本·迪亚斯放倒,主裁判安东尼·泰勒第一时间未予判罚,随后VAR介入,但最终维持原判,认定不存在点球,这一决定彻底点燃了利物浦球迷的怒火,社交媒体上迅速掀起对裁判和VAR系统的声讨浪潮。
争议的核心在于迪亚斯与萨拉赫的接触是否构成犯规,慢镜头显示,迪亚斯在防守时确实与萨拉赫有身体接触,后者倒地动作明显,VAR裁判达伦·英格兰在回看后认为,迪亚斯的动作属于“合理对抗”,不足以判罚点球,这一解释并未平息争议,反而让更多人质疑VAR的使用标准和裁判的主观判断。
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在赛后发布会上直言:“我不明白VAR存在的意义,如果连这样的犯规都不算,那还有什么能算?我们又一次成了受害者。”而曼城主帅瓜迪奥拉则持相反态度,称“裁判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比赛很公平”。
自2016年VAR技术引入足球比赛以来,其初衷是减少误判、提高判罚准确性,但现实却是争议不减反增,本赛季英超已多次出现VAR判罚引发的巨大分歧,
这些案例暴露了VAR的两大问题:
前英超裁判马克·克拉滕伯格在专栏中写道:“VAR没有错,错的是使用它的人,裁判需要更清晰的指导原则,否则争议只会越来越多。”
赛后,#VAR失败#和#裁判耻辱#等话题迅速登上推特热搜,利物浦球迷组织“Spirit of Shankly”发表声明,要求英超官方对此次判罚做出解释,并呼吁引入“裁判赛后公开解释”制度,类似NBA的“最后两分钟报告”。
足球评论员加里·内维尔在天空体育的节目中痛批:“VAR让足球失去了流畅性和激情,现在每次进球后,球迷的第一反应不是庆祝,而是等待VAR划线。”而另一位名宿卡拉格则认为:“取消VAR不是解决办法,但必须改进流程,比如缩短检查时间,并允许现场广播VAR对话内容。”
相比英超,其他联赛对VAR的使用也有不同尝试:
这些措施能否被英超借鉴尚不可知,但压力之下,英超裁判公司(PGMOL)已承诺将在赛季结束后对VAR进行全面评估。
尽管争议不断,但VAR短期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国际足联(FIFA)主席因凡蒂诺多次强调:“科技是足球的未来,我们必须适应。”改革势在必行,可能的方向包括:
当裁判和VAR成为赛后焦点,比赛本身的魅力反而被掩盖,无论是曼城与利物浦的巅峰对决,还是其他赛事,球迷最渴望的始终是公平、流畅、激情四射的足球,科技本应是工具,而非主角,如何在“减少误判”与“保持比赛观赏性”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足球界未来多年的课题。
(全文共计1128字)